以往因為受法規限制,國內投資人如果想投資港股,只能投資藍籌股或者非中國相關的香港股票;至於紅籌或國企等大陸相關股票則沒有開放。


 


今年三月起,隨著法規開放,台灣投資人已經可以投資香港的紅籌股及相關的中國ETF,這將對台灣投資人在投資布局上更為活絡。雖然政府已經開放紅籌股的買賣,但交投並不熱絡,可能是紅籌股對台灣投資人來說仍嫌陌生?


 


兩年前我轉往香港發展,並經常進入大陸,得以長期觀察這兩地的股市。因此想以台灣人的立場,為網友解讀兩岸三地股市的異同與特性。


 


時空背景造就紅籌風雲


首先,我想介紹當紅炸子雞「紅籌股」。所謂紅籌股指的是大陸企業直接控制或持有三成半股權以上並在中國大陸以外成立的公司,而且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就稱為「紅籌股」。


 


早期去香港上市的紅籌股,往往帶有不同使命,最早去香港上市的紅籌股,光大集團(紅籌買殼上市)。負責人王光英的任務是為了穩定當時香港因中英談判時的政局,同時還負有讓大陸領導人了解市場經濟的意涵。隨著大陸的經濟改革與開放,後來去香港上市的紅籌股,譬如:越秀(123.HK)、粵海(270.HK)…就不再帶有政治目的,主要任務是為了要籌集資金,回中國大陸投資和發展。


 


之後,越來越多大型的公司像:中國石油(857.HK)、中國移動(941.HK)都是以紅籌股的方式在香港上市。由於中國大陸國旗是一片紅色,所以上述幾種方式發行的股票,就被投資者稱為「紅籌股」。


 


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後,全世界經濟體發生重大變化,不到2年的時間,中國市場在全球經濟地位快速拉升。目前中國處於由工業帶動的經濟起飛期,正如同台灣8090年代一樣,經濟高速增長營造大好經濟奇蹟,當時躬逢其盛並參與台股的投資人,都享受到投資上的巨大利潤。


 


紅籌股的開放,讓錯過台股大幅成長機會的年輕一代投資人,有機會參與中國的經濟起飛期。但是,投資人更關心的恐怕是未來陸股與台股,在發展上有什麼不同?


 


昔日台股,今日陸股


台灣自1960年以來,將近50年,GDP呈現8%以上的高速成長。而中國大陸的GDP成長幅度,自1999年至2009年這十一年間,同樣也是以高達8%的速度在成長,同時期的台灣則陷入趨緩甚至負成長的局面。


 


從陸股與台股大盤指數的走勢不難發現,其中陸股從06年起漲,儘管波動幅度大,但是大方向仍往上;台股則相對平穩,起伏不大。


 


中國大陸目前的發展,就好像複製台灣1960年到1990年的走勢。台股當年從六百多點一直漲到一萬多點,而陸股目前處於3000點附近,潛在的走漲空間相當大。


 


投資陸股的意義


紅籌股的內容與台灣股票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賦予了投資人投資陸股的意義。首先,紅籌股是中資公司在外國註冊的香港上市股票,因為公司的營運在中國大陸,所以紅籌股的走勢會同時受到香港和中國大陸二個股票市場的影響,相形之下波動幅度也就比較大。


 


其次,香港市沒有漲跌幅限制,一天之內有機會漲幅高達20%;相對地,一天也可能狂跌30%。最後,開放紅籌股投資能讓台灣投資人有機會投資世界十大市值公司。


 


目前世界十大市值公司,其中五大是中國大陸的公司,包括「工商銀行」市值8.3兆新台幣,超過美國銀行5.4兆新台幣;「中國人壽」4.5兆新台幣遠高於AIG0.13兆新台幣;「中國移動」6.2兆新台幣已經超過美國AT&T4.8兆新台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信公司;「中國石油」市值達11.4兆新台幣,已超過美國埃克森美孚10兆新台幣,成為全球最大石油公司。


 


由於紅籌股具備上述特性,不能只用投資台股的思維與操作方法來看待,必須有更宏觀的策略與布局。紅籌股未來五到十年,將有意想不到的潛力與投資回報,值得投資人關注!


 


資料來源:雅虎理財專欄黃珮婷

GO↗十年電焊工一年翻身成富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