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葉德正╱特稿】


「不去做,連22K都沒有!」許多更生人因不懂得如何適應社會,也不被社會接受,最後只能反覆進出監獄。更生保護會如同一座燈塔,可指引一條明路,但並非給予實質金錢補助,更不可能陪他們一輩子,想重返社會,更生人一定得比別人更努力,調整心態,撕去標籤。


更保提供服務包括急難救助、技能訓練、輔導就業與貸款等,但許多人抱持來到更保就能有實質金額補助的心態,不然就是媒合到工作後,領到薪水隔天就不見人影。


以新北分會為例,每年分會負責的新舊案超過1500件,除了自行向更保主動接觸,大多是監所提供的通知保護個案,主動接觸者因心態較積極,成功重返社會的比率大幅高過通知保護個案。


「想重回社會,重點在心態!」更生人透過更保,泰半到合作廠商擔任派遣粗工,部分更生人一開始聽到要去做粗工,總會露出嫌惡眼光,但「粗工當然不可能做一輩子」,只要調整心態,全心全意面對每一份工作,總有一天這些經歷能成為養分。


陳平安出獄後,一個大男人帶著孩子,雖獲更保、更生團契協助,但他仍四處接木工裝潢生意;租不起房子,就與兒子以車為家,生活苦不堪言,但陳平安努力改變自己的心態,什麼工作都願意嘗試,最後找到一生的職志,為自己撕去標籤。


更生人長期處於困頓煎熬的黑暗處,也曾深刻體會人情冷暖,更應該把握每一次重生的機會,陳平安在生命的裂縫中找到曙光,也為其他更生人立下好的示範。



本文章內容轉載yahoo新聞

GO↗權證實戰家百萬獲利大揭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