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正」案之後,台股基金沉默了好一陣子,一直到最近台股基金績效打敗大盤的新聞曝光,基金業才吐了一口怨氣,好像又活了過來。


 




下表是近五年大盤與台股基金績效比較表。完全不需要操作的大盤指數,連續四年獲勝;反倒是有專業基金經理人把關的基金,只在2012年小勝,不禁要問這樣的成績光榮嗎?







大盤指數是所有股票的平均值,包括:飆股、雞蛋水餃股、地雷股、牛皮股基金則是由基金經理人從眾多股票中千挑萬選後,所挑選出的好股。照理說:基金打敗大盤應該是基本條件,不能視為績效。




 


統計2012年國內投信發行的623檔基金中,有118檔打敗大盤。換句話說:只有約1/5的基金績效勝過大盤,對付出一堆手續費的投資人而言,應該是「歡欣者少、失望者眾」吧!




 


部份原因是某些基金追求的是「相對報酬」,也就是基金經理人的績效,只要打敗大盤就算完成任務;與投資人追求「絕對報酬」(獲利)的目標並不一致。才會出現基金經理人任務「達陣」,投資人卻無獲利的怪異現象!




 


*基金成本高 5%不算獲利




基金績效只要贏大盤1%,就算贏;不過投資人付出的投資成本卻不只1%。

買賣一次基金至少有三~四項費用。以國內股票型基金為例:

1
是基金公司收取的經理費(一般在1.5~1.8%之間)

2
是銀行收取的手續費(一般股票型約3%,而債券型則為1.5%

3
是贖回時銀行收取的信託管理費(投資一年以上才會收取,約0.15~0.5%)

4
是轉換基金時銀行與基金公司同時收取的轉換費(基金公司收0.5~1.5%,銀 行收200~500元)




 


10萬元單筆投資某檔國內股票型基金,一進一出至少要支付34千元以上的各項費用,成本高達4%,還必須承擔投資風險,所以基金投資停利點不能太低。




*制度+人為 基金問題多




 


台灣主管機關的許多作為,讓人無法理解。往往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又限制過多。以基金業為例:不合理的法規包括:股票型基金必須持股七成(無論市場多與空)、限制避險工具的成數、未核准放空型基金,以及不開放投資某些國家或商品(全球99%基金沒在台灣銷售,經政府核備的只佔全球的1%。)過多的限制,導致基金績效大打折扣。




 


至於,平常就應作好的稽察工作,從弊案不時「出包」,就可以看出沒有嚴格執行,甚至「盈正」案發生後,主管單位還刻意隱瞞消息,並以彌補虧損以及暫停代操政府基金作為處罰;如果用最嚴厲的「吊銷執照」,這種危及經營權的罰則,業者就會自動上緊發條,弊案發生率自然降低。


 




觀察盈正案後,主管單位祭出的新規定是基金經理人進入公司後,一律不准攜帶3C產品,以避免內線交易;這樣就能避免弊端,實在令人懷疑?




也難怪,一位外資調侃國內投信業是一種「門票很難拿到;不過,一經核准,就任你遨遊」的好康行業。




GO↗十年電焊工一年翻身成富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