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權證的主要指標:  分析權證的價格趨勢,必須要用的幾個重要指標是:  (1)正股價格:即正股的交易價格,它是個動態數值,是隨著二級市場交易而波動的;  (2)權證價金:是指獲取權證而支付的成本,包括兩種情況:權證發行時的發行價格或者從二級市場購買權證而支付的價格;   (3)行權價格:是指權證規定持有人有權在行權日按照約定買入或者賣出相應的正股時所需支付的價格,該資料在權證條款裡已經規定;行權價格加上權證價金,即為打和點。打和點是計算溢價比的重要資料。  (4)引申波幅:引申波幅是判斷權證價格趨勢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已經知曉權證現價及歷史波幅等指標後,通過金融模型的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波動幅度,該資料可以在財經媒體或者專業網站公佈的權證資料中直接獲取。  (5)實際(有效)杠杆比率:這是一個風險度指標,該指標數值越大,則意味著權證的風險越高。這個指標的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元正股價格變動對應權證價格變動的幅度關係。以倍數表達。與杠杆比率的關係是:  有效杠杆比率=杠杆比率 X(對沖係數X行權比例)  注:杠杆比率=正股價格÷(權證價格×行權比例)  (5)對沖比率也叫對沖係數或對沖值:量度權證對相關資產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指標。認購證與認沽證的對沖係數分別介於0至1及-1至0之間。價內證的對沖比率:一般而言,價內認購證的對沖係數通常介於0。6和1之間,價內認沽證的對沖係數介乎-1和-0。6之間。價外證的對沖比率:價外證對沖係數分別為:0到0。4和-0。4到0之間。  (6)溢價比:溢價百分比是持有權證的額外代價,是現貨價格到盈虧平衡點之間的差價百分比。溢價比越高,意味著權證風險越大,是投資者選擇權證產品時對風險承受力權衡的一個指標。  (7)街貨:即實際的權證市場流通量。備兌權證採取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手裡以外的量處於市場流通狀態中,稱街貨。我國目前沒有推出做市商制度,所以街貨似乎無意義。但是,筆者相信,一定的操縱行為難免,所謂做莊效應,仍會在權證中有所體現。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定時間內外部流通籌碼的多少仍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可以理解為街貨的含義,即一定時間內實際流通于市場中的權證數量。  (8)成交量:由於權證的交易價格最低以厘計,實際交易中的權證價格可能會很低,從而會造成一定資金買入賣出權證計算出來的權證數量非常龐大,所以香港採取的是數字尾碼K(千)、M(兆)等,如3。19M或420K等。
 





 


更多

GO↗權證如何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