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黃鳳丹╱台北報導】
面對國內劣油風暴一波波,讓法學權威劉連煜大嘆「企業社會責任(CSR)」沒做好;他說,20年前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一堂談論CSR的課程中,他的老師即點出:「如果美國先聖先賢知道200年後,企業會變成如此,就不會讓現在的憲法只字未提企業社會責任。」
這句話到現在仍深植劉連煜的腦海中,他說:「現在每個企業動輒富可敵國,對社會影響之大,豈可隨便偷排廢水、汙染環境或造成食安問題。」劉連煜說:「現在看似沒有立即危害,但知道未來一定會有影響,就不應該這麼做。」
劉連煜是國內法學權威,尤其對於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的內容瞭若指掌。他說,公司治理的3大原則,是強調「遵守法令、倫理因素、慈善捐贈」,其中的倫理因素至關重要,企業家賺進大把鈔票,若沒有實踐社會責任,空有的就只是「銀行裡的數字」。
劉連煜舉「巨大創辦人劉金標堅持做好U-bike」一事,當時公司高階經理人都反對,結果也的確讓巨大虧5千萬元,但劉金標現在卻說:「自己最大的成就是做了U-bike。」劉連煜表示,「虧錢的生意,卻覺得是最棒的事,可見企業之於社會,在於能彰顯社會價值,才有存在意義。」
劉連煜上任之後,也積極規畫期交所能對社會多些付出,第一個活動已於10月18日完成「對樂山教養院捐款與大溝溪撿垃圾」,接續還有「贊助偏鄉原住民足球校隊、持續捐贈教育部學校教育儲蓄戶、南投仁愛鄉親愛國小的音樂人才贊助,以及12月24日極光打擊樂團慈善音樂會」等共計5項捐贈活動。
其實,未借調期交所董座前,劉連煜偶有兩岸學術交流,聽聞華僑陳嘉庚創辦廈門大學的故事,即便後來生意江河日落,但因早年樂於捐贈、興學,為後代培養源源不絕的優秀人才,至今仍永世留名。
劉連煜說,金管會希望證券周邊單位致力於CSR,而積極規畫年底前就要完成5項活動,也真的是自己「深有體悟」,企業存在的正當性,必須為社會有真正的貢獻。

本文章內容轉載yahoo新聞

GO↗你不可不知的權證理財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