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葉文義╱專訪】
四中全會將「依憲治國」列入決議文,成為本屆最大亮點,也被視為大陸領導層決意加速改革的重要舉措。依法治國是大陸走向市場化的一大利多,釋放後續巨大經濟潛力,對陸股長期發展而言,改革已成為最有力的驅動引擎。
滬港通是大陸邁向金融改革一大步,為資本市場向國際開放的重要里程碑,也將為陸股帶來前所未有的投資機遇。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董事及中國股票部主管陳淑敏接受《旺報》專訪,她認為,在大陸政府救市政策不斷出台下,拖累經濟增速的房地產最壞情形已過,而隨著國企改革、滬港通等政策相繼展開,陸股估值修復行情才剛開始。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大陸經濟增速將放緩,如何影響陸股?
答:7月以來,一系列房地產救市措施讓房地產結構性風險大幅降低,對銀行以及經濟負面影響也有顯著降低。雖然房地產庫存需要一段時間消化,尤其3、4線城市新開工面積還會下跌,但我們認為,政府還有很多手段可用,比如首套房首付比例、房貸利率都有下調空間。可以說,房地產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對估值偏低的房地產股票則有投資機會,但不看好跟房地產新開工相關的基建相關股票。
另外,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銀行將短期利率下調,企業融資成本有望下降,有利於提升企業獲利。此外,最近油價也下滑很多,在CPI不會猛漲的情況下,大陸政府是有空間去調降基準利率(降息)的,將有助於刺激經濟增長。
問:有哪些投資主題值得關注?
答:國企改革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主題。目前只有1/3國企資產上市,還有2/3資產未上市。所以未來國企整體上市概念會經常出現。
國企占A股市值65%、占H股80%。目前國企股股價淨值比只有1.4倍,遠低於非國營企業的3.1倍。改革可望推升國企評價的主要動力,國企改革將帶動評價與股東權益報酬率上揚。
大陸針對國企產能過剩的問題加以解決,期望股利配發率從2012年6%-8%,在2020年增加至30%。國企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向來低於私人企業,自2008年以來在MSCI中國指數表現不佳,改革可望帶動生產力與效率,進而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在生產力提高與降低浪費投資之下,國企改革可望有助於降低大陸股市的股權成本,進而推升市場。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國企的P/B(股價淨值比)在1倍以下,大陸有一個不明文規定,若是P/B低於1倍是不能增發的(銀行除外)。要把一些資產注入的話,就要先把股價拉上去。國企改革是現在很大的投資主題,這個主題還會繼續發酵。
另外,公共事業、房地產、非必需消費、資訊科技類股的2013年股東權益報酬率都高於自2002年起計算之中位數,也有很多機會在裡面。
問:滬港通帶來的機遇為何?
答:如果滬港通進展順利,機構投資人可以更自由進出A股市場,將促使MSCI將A股納入指數。據我們了解,MSCI若納入A股,初期只要10%配置A股,將引入9千億人民幣資金,已經是滬股通3千億額度的3倍。對A股而言,有龐大國際資金挹注,將可望推升估值。按照目前這個速度,1~2年內MSCI會把A股納入。開放國際資本進入A股才剛開始,且目前A股銀行、保險等藍籌股還比H股便宜20%,存有很大的投資機會。

本文章內容轉載yahoo新聞

GO↗泰勞玩權證8萬變800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