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股證的基本概念是賦予投資者一個權利,在指定的日期以預定的行使價買入或沽出相關資產。在市場上,股本認股證(也稱公司認股證)及衍生認股證也同時應用這個概念,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兩者的區別可以從認股證發行之目的及到期時償付之情況來說明。   股本認股證主要由相關企業發行,發行公司認股證的目的,一般為集資或獎勵員工及股東。股本認股證到期時,若企業的股價較相關公司認股證之行使價為高(多以認購為主),投資者便有權以行使價購入相關企業之股份,企業這時亦鬚髮行新股以履行承諾,所以若公司認股證被行使時便會攤薄原股東的權益。   衍生認股證則主要由投資銀行發行,本文所提及的認股證,是以衍生認股證為主。其發行的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一個以小博大的投資工具,與相關企業無關。到期時,若相關股份的結算價較行使價為高(認購證為例),由於目前衍生認股證均以現金結算,發行人會把當中的差價支付給投資者,對相關企業的股本權益並沒有構成任何影響。   股本認股證和衍生認股證在到期前同樣可在市場買賣。但股本認股證的流通量一般較低,且定價無從比較,認股證價格的升跌幅有可能大幅偏離正股表現。可以說,股本認股證的透明度較低,但有時候炒味十足。相反衍生認股證實行莊家制,流通量不成問題,認股證定價的透明度較高,有實際杠杆等資料作參考,認股證理論價格的升跌幅也有依據支持。   股本認股證和衍生認股證的概念雖然相似,當實際買賣時,它們所涉及的風險卻屬於不同層次,投資者應詳細理解相關資料,並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才決定是否應該投資於公司認股證或衍生認股證。   最新推出的商品認股證   隨著香港認股證市場的發展日漸成熟,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認股證種類越來越多。如果以認股證相關資產種類來區分的話,現時港股認股證市場的認股證種類,大致可分為指數認股證、股份認股證、外幣認股證及在2005年第二季度才推出市場的商品認股證。以下,我們將簡單介紹一下剛剛推出市場的商品認股證。   參予商品期貨買賣的投資者應該會知道,在國際市場上可供交易的商品期貨可謂多不勝數,有原油、黃金、銅、鋁,以至咖啡、橙汁及粟米等等,實在是不能在此一一描述。而至執筆之時,在香港認股證市場可供投資者買賣的商品認股證,選擇就真是少很多,主要有與布蘭特原油、紐約原油及黃金價格相關的認股證。  基本上,這些商品認股證的結構與一般股份或指數認股證無異,是最常見的普通歐式認購或認沽證。以幾隻石油認股證為例,理論上,只要油價向上,買入原油認購證的投資者便可獲利;相反,如油價向下跌,便對買入原油認沽證的投資者有利。因此,相信投資者應不難理解這些商品認股證的運作。   但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遷就港股的交易時間,這些商品認股證的價格大多是以相關期貨在亞洲區交易時間的價格來定價。不過,由於如原油及黃金等商品期貨的價格,其大部份的成交均集中在歐美的交易時段內,而在亞洲區的交易時間內,其成交的活躍程度及價格的波動均較低。所以,這些商品認股證的價格很多時候也會以缺口的形式上升或下跌,以反映隔夜歐美交易時段中相關商品期貨的價格變化。而在港股開市的交易時段內,其價格的變化就較少。故有興趣投資於這些商品認股證的投資者,是應該對相關商品的期貨價格有較長線的看法,否則,是不宜以這些商品認股證作即市的短炒。   概括而言,我們認為這些商品認股證只是香港認股證市場的一些點綴而已,在可預見的將來,也難以成為認股證市場的主流。而一些有興趣以大額資金投資於商品市場的投資者,仍是會投向國際商品期貨市場。因為以現時香港商品認股證的市場規模與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的流通量及市場深度比較,實在是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對於一般的散戶投資者如想簡單輕鬆地參與商品認股證,也未嘗不可。
 





 


更多

GO↗你不可不知的權證網理財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