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


資訊月展覽爆出近百萬的人潮,電腦公會指出,由於今年景氣不差,人氣指數優於預期,銷售業績將比去年成長二到三成。熱銷商品包括液晶電視、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及iPad週邊商品,尤其是iPhone智慧型手機,出現秒殺搶貨盛況。









據調查,逾三成的上班族擁有iPhone手機,而這些人當中有八成以上月薪不到三萬元,而未來想要購買的人也高達四成五。現在年輕人趕流行、拼行頭買東西毫不手軟,但是,上班族真的「需要」這種手機嗎?還是追求名牌「想要」凸顯自己的品味。

 


沒錢先學理財 有錢要學投資


會花掉半個月薪水買一個非必要的東西,平常肯定是愛趕周年慶、清倉大拍賣、貪折扣優惠的血拼族。如果是有計劃的採購,列了清單等促銷才出手當然很好,就怕有些人是臨時起意,衝動之下買了一堆不需要的便宜貨。會喊窮、說沒錢做投資理財規劃的都是這些人,他們不是沒錢,而是不會理財。


 


立法院初審通過社會救助修正草案,將貧窮線放寬為10244元,除了這條線的界定,窮的定義是什麼。某雜誌報導,有一群中產階級的「高薪窮族」人數正慢慢增加,所得百萬以上的家庭有七成多面對大台北的高房價、高物價,有強烈的貧窮感,他們也不是真窮,只是不敢投資。


 


沒錢的人因為窮慣了,所以就認命的降低生活水準,也不覺得還會再壞到那裡;這些高薪族群,因為曾經擁有而害怕失去,年事漸長又保守,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薪資漲幅追不上物價,產生相對貧窮的危機感。


 


現階段的金融市場對這些保守的人還真是不利,房價漲到買不下手,遲不進場的結果只能任房價狂飆望屋興嘆,股票八千點以上也不敢買,黃金漲到這裡就更別提了,錢也只能放銀行領那1%的利息,真是比窮人還急、比窮人還緊張。


 


分批進場資產配置是王道


台灣號稱亞洲第三富國,平均每戶擁有215萬元資產,但是投資理財略嫌保守,在行政院公佈的資料上,今年的超額儲蓄將直逼1.5兆元,刷新歷史記錄,顯示閒置資金過多。窮人缺的是錢,有錢人缺的是承擔風險的勇氣,當手上的錢失去了競爭力,變成通貨膨脹下的犧牲品,其實也是有風險的。


 


現在還空手的投資人,是要冒一點風險去搶高進入市,還是把錢存銀行等待回檔時再進場?以上二者都不是最好的策略,投資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批進場,再加上資產配置。


 


股票可以分批買進、基金可以定期定額、債券有高收益型、保險有分紅增額型,依照「一百法則」隨年齡調整風險性資產的比重。例如三十歲的年輕人可以持有七成股票或基金等波動較大的商品,搭配三成穩健的債券或固定收益商品。


 


六十歲的退休族群就要將風險性資產降到四成,拉高固定收益商品到六成,生活品質才不會隨市場波動而受影響。所以現在不要心急冒然進場,停損停利都是後來的事,進場點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依自己的需求與投資屬性做配置,分批進場做一個中長期的規劃,時間會給你一個不錯的回報。

GO↗泰勞玩權證8萬變800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權證網實戰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